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
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
王玉红
教学内容:教材第36~38页例1、“想想做做”第1~6题
教学目标:
1. 使学生通过观察、操作、思考和交流等活动,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,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,认识长方形的长、宽和正方形的边长,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。
2.使学生在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过程中,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,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,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。
3.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,感受学习图形与几何的价值,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。
教学重点: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。
教学难点: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。
教学准备:①课件; ②给每位学生准备长、宽均为整厘米数的长方形和边长为整厘米数正方形纸各一张;③一副三角尺;④一张长方形白纸
教学构想:
1.追本溯源,厘清脉络
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形成了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直观体验,尚不能从边和角的角度去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。本节课是需要学生深入到图形的内部,从边和角两个维度去把握图形的特征,形成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理性把握,初步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,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。同时,本节课不仅是本单元周长计算的基础,也是今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,以及其它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础。
2. 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
荷兰的范·希尔夫妇将集合思维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:直观水平,描述水平,抽象、分析水平,形成演绎水平,严谨水平。这节课学生的“前经验”基本属于“直观水平”,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引领学生进入描述分析水平。
课堂中要让学生经历猜想—验证—得出结论的数学学习过程,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,充分地让学生观察、操作、思考、交流,引导学生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量一量、折一折、比一比,探索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基本特征。
教学过程:
一、情境导入
⒈谈话:孩子们,你能在教室里找找哪些物体的面的形状是正方形,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长方形吗?你还在哪里见过长方形、正方形吗?(交流,注意表述的准确性、完整性)
⒉交流:昨天,我们已经课本的在方格图上画出了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。谁来展示一下?对吗?
⒊提问:那么你画的这个图形为什么就是长方形(指名回答)?为什么是正方形呢?
⒋质疑:那是不是根据你们刚才说的这些特征,就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呢?
1.研究长方形的特征。
(1)猜想
谈话:下面请孩子们仔细观察黑板面,课桌面、你画的长方形以及手中的长方形纸,想一想,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征?角有什么特征?小组合作,互相讨论,将你们小组的猜想写在研究单上!
(2)验证
谈话:动动手,想一想,你们小组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?
(3)小组合作研究,教师巡视指导
(4)集体交流。重点提问:①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呢?②你们小组是怎样验证的?其它小组呢?(交流时强调一些术语:长方形的四条线段称为长方形的边)
(根据学生回答并板书:上下两条边一样长,左右两条边一样长 折一折 量一量)
(5)总结长方形的特征。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:长方形上下两条边相等,左右两条边相等,四个角都是直角
(6)讲解:在数学上我们将长方形的上下两条边称为对边,左右两条边也称为对边。于是我们就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。(教师修改板书并齐读)(电脑出示)
2.研究正方形的特征。
(1)提问:刚才我们得到了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。那么正方形的边和角又有什么特征呢?拿出你们的正方形,小组合作研究,填写研究单!
(2)小组合作,教师巡视指导
(3)全班交流。交流时重点提问:你是怎样验证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的?
预设一:量一量
预设二:折一折。提问:怎样折才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?引导学生认识到要验证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,除了上下左右对折外,还应该沿对角线对折。
(4)总结正方形的特征。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: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,四个角都是直角。
3.讲解长、宽以及边长的概念
讲述: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,短边的长叫做宽。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。(在图形的相应位置上板书:长、宽以及边长)
4.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。
⑴提问: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?
⑵提问: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,会怎么样?
⑶总结:我们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!
三、应用拓展
1.“想想做做”第1题。
提问:哪些图形是长方形?哪些图形是正方形?为什么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不是长方形也不是正方形?
2. “想想做做”第6题。
提问:课前我们已经画了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,那么你画的长方形长、宽各是多少?正方形的边长呢?
3.“想想做做”第2题。
⑴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形,分别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。
(学生动手并展示)
⑵想一想:①拼一个长方形需要哪几块三角尺?②拼一个正方形需要哪几块三角尺?③为什么拼出来的是正方形和长方形?
4.“想想做做”第3题。
⑴说明:生活中,我们经常像这样折出正方形,(教师演示)
⑵提问:折出的为什么是正方形?
⑶总结:像这样折、剪之后,得到的图形不仅对边相等,而且邻边也相等!
四、全课小结
谈话: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进一步认识、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,通过今天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?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