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度对话,让意义自然生成
深度对话,让意义自然生成
——《分数的意义》教学设计与思考
【教学内容】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2页例1和“练一练”,练习八第1~4题。
【课前慎思】
何为“分数的意义”?简单地讲,就是用一句话把所有分数表示的意思都说清楚。教学“分数的意义”,就是要让学生完整经历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,也就是从具体出发,经由抽象概括,抵达一般的过程。这一过程,是数学知识从产生到发展、完善的过程,也是人们由浅入深、由表及里地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。
经历了三年级对分数的初步认识,学生是能够联系具体的图形或者情境说出一个分数的意义的,但本课教学恰恰需要跳出具体的情境,从普遍意义的角度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。因此,教师可以依托学生的前经验,在学生表征分数的基础上,通过学生之间的对话,相互启迪,相互触发,借助师生之间的对话,适度引领,适度深化,进而让学生经历两次思维的跳跃。第一次,是从画图表征,到用一句话将所有的概括出来,实现所分对象的具体化到一般化;第二次,是从这一分数扩充到所有的分数,实现分数意义的完全意义上的概括化呈现。
分数单位的教学,其实是对分数意义的补充,因为分数也可以从测量的角度来解释。如果直接告诉学生未尝不可,一句话就可以解决问题。但是,告诉与发现之间相距甚远,我们依然让学生通过对两个例子的观察,引导学生在自我对话中归纳出分数单位的概念。
单位“1”是连接整数和分数的桥梁,可以这么认为:整数是单位“1”的叠加,而分数则是“1”的等分。我们试图通过教学,让学生发现:单位“1”在整数和分数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,是比较的标准,单位“1”变了,相应的整数和分数也会发生变化。
【教学目标】
1. 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“1”的意义,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,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。
2. 使学生在建构分数意义的过程中,进一步培养分析、综合、抽象、概括的能力,发展数学思考。
3. 使学生在理解实际情境中分数所表示的意义等活动中,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应用价值,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,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。
【教学重点】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。
【教学难点】认识和理解单位“1”。
【教学过程】
一、唤醒经验,在回顾中引发新的探究。
1.孩子们,这节课我们来学习——分数的意义(读课题)。咱们在三年级时就学过分数,谁来说一个分数。
2.教师写两个分数、 ,让学生说说各部分的名称。
3.解释课题:分数的意义,就是用一句话把所有分数表示的意思都说清楚。
[设计意图:小学数学对话教学必须依托一定的话题而展开。这一环节分为三个部分,第一部分是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分数,进而唤醒学生对于分数的经验,激活他们的思维;第二部分是教师示范写出两个分数,进而优化学生对于分数的经验,聚合他们的思维;第三部分是一个破题的过程,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,为课堂对话提供话题。]
二、充分表征,在探究中抽象分数的意义
1.要把所有分数的意思用一句话概括出来,挺难的,我们不妨从一个分数研究起。学生完成研究单:用图形把的意思表示出来。
2.完成好的同学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:你是怎么用图形表示的。
3.请所画图形有代表性的几位同学将自己的作品画到黑板上(注意选择将一个物体、一个图形、一个计量单位、一个整体平均分的几种不同情况),并且介绍一下自己所画图形的意思。
4.这些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?(板书:平均分成了4份,取了其中的3份)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?(平均分的对象不同,板书:一个物体,一个图形,一条线段,一个整体……)那么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把天下所有的意义都概括进去?
5.数学是讲究简约的艺术,这里的一个物体、一些物体,数学家用一个数字就把它解决了,猜一猜会是哪个数字呢?
6.用上单位“1”,再次用一句话概括出的意思。
(板书: 把单位“1” 平均分成4份 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。)
追问:回过头来看看,黑板上这几幅图是把什么看成了单位“1”,小小的单位“1”能量可真大,它还可以表示什么呀!
7.刚才我们研究了表示的意义,那么你能像这样说说、的意义吗,与刚才的的意义相比较,哪里发生了变化?
8.像这样的分数太多了,你能用一句话把天下所有分数的意思都概括出来吗?平均分成几份与表示这样的几份,两个“几份”听上去有些重复,能换个说法吗?
(板书:把单位“1” 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这样的几份的数。)
追问:平均分成几份就相当于分数的什么,表示这样的几份呢?
9.回顾总结:我们从具体的例子出发,经过不断地抽象概括,从而得出了一般的结论,这也是人们掌握一个概念的方法。
(板书:具体(抽象)一般)
[设计意图:从具体的分数出发,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对它进行表征,有利于学生立体把握,尤其是把几个物体当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是学生学习的短板,教师有必要加以凸显。其次,教师通过三个关键性的问题,与学生展开了深度对话,不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,进而实现了分数意义的建构。问题一、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所有的的意义吗,其目的重在引发学生对于所分对象的概括,完成了对于单位“1”的突破。问题二、这句话能概括、的意义吗,哪里需要调整,其目的是引发学生对于平均分的份数以及表示的份数的概括。问题三、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天下所有分数的意义吗,这是普遍意义的概括,但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,学生归纳并不显得十分困难。]
三、解释运用,进一步深化分数的意义
1.说出下列分数表示的含义。
五年级一班的学生中,会打乒乓球的同学占。
地球表面有被海洋覆盖。
一节课的时间是小时,我们探索分数的意义用了一节课的。
追问:同样是,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一样吗,为什么?
小结:要说清楚一个分数的意义,只要说清楚单位“1”、平均分的份数、表示的份数。
四、比较归纳,在计量中认识分数单位
1. 1份、1份地涂,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些分数表示?
小结:涂这样的1份,就可以得到,涂这样的2份,就可以得到,涂这样的3份,就可以得到,涂这样的4份,就可以得到。
追问:你觉得这一列分数中,哪个分数最重要,为什么?(因为其他的分数都是由这个分数组成的。)是由2个组成的,是由3个组成的,是由4个组成的。我们称为这列分数的分数单位。
2. 1份、1份地涂,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些分数表示?
我们先来数一数,一共被平均分成了几份?涂1份就是,接着涂,,,,,,,。这一列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?
3.比较:是四分之几的分数单位,是八分之几的分数单位,你觉得怎样的数是分数单位。分数单位如此重要,怎么在分数的意义上凸显出来呢?(在原来分数意义的板书基础上加上:一份,分数单位)
4.用分数表示下面的图形,并说说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,它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?
[设计意图:从测量的角度认识分数也是学生把握分数的一个重要维度。不难发现,在以往的分数单位教学中,教师往往一句话概括:我们把其中1份的数称为分数单位。而上述教学环节中,分数单位的教学是有层次、有深度的。一方面,教师采用归纳的方法进行教学,使得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发现的过程,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;另一方面,教师引导学生从涂1份入手,进而发现其他的分数就是这样一份一份累积而成的,充分彰显了分数单位的重要作用。基于此,分数意义的完善显得顺畅、自然。]
五、借助图形,沟通单位“1”与整数、分数之间的联系
1.过渡:我们把单位“1”平均分得到了分数,那么单位“1”与整数有关系吗?
2.不断变化单位“1”,体会其他量随着单位“1”的变化而变化。
3.小结: 单位“1”的叠加就可以得到整数,单位“1”的等分可以得到分数。
[设计意图:单位“1”不仅仅是分数意义的核心概念,而且是勾连整数与分数的桥梁,因为整数是单位“1”的叠加,而分数则是单位“1”的等分。因而,强化单位“1”的人为规定性,体现单位“1”作为标准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。上述教学环节中,教师依托同一组图形,不断变换单位“1”,让学生意识到单位“1”变化,其他的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,这有利于学生对于数的相对性特征的感悟。]
六、回顾反思,积淀学生的认知经验
孩子们,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?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