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找生活中的“升”和“毫升”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量感,四年级数学组策划了寻找生活中“升”和“毫升”的实践活动,通过找一找、做一做、量一量、查一查、理一理等活动,帮助学生丰富“量”的感知,获得“量”的感悟。
走进生活,观察发现
“升”和“毫升”在生活中随处可见。孩子们走进厨房、超市,与身边的数学来一次“零距离”接触,用数学的眼光去捕捉“升”和“毫升”,亲身体验不同物品的容量。
发明创造,制作量器
实践出真知。对“升”和“毫升”有了初步的感知后,孩子们亲手制作1升的量器。他们纷纷利用塑料瓶、尺子、剪刀等制作出符合要求的作品,借助自制的量器估一估、量一量生活中常见容器的容量。
深入调查,宣传节水
孩子们通过调查、测量家中容器的用水情况,发现了一些水资源浪费的现象,积极思考对策,设计了节水标语并张贴起来进行宣传。
回顾梳理,巩固内化
通过本次实践活动,孩子们收获满满。他们用自己的“神笔”描绘出了一幅幅“升”和“毫升”的知识画卷,他们或设计思维导图,或制作手抄报,或编写关于“升”和“毫升”的故事……
在生活中学习数学,在实践中觅得能力,在体验中提升素养。通过本次活动,孩子们发现容量的知识就在身边,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。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带领孩子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,做到生活数学化、数学生活化。
用户登录